首页 > 人才发展 >三国演义人才发展史,三国演义人才发展史简介

三国演义人才发展史,三国演义人才发展史简介

克图人才网 2024-09-08 11:31:1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国演义人才发展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三国演义人才发展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国志14人才探索不到?

可以通过培养提升,要知道方式途径就可以探索到。

三国演义人才发展史,三国演义人才发展史简介

人才指令中包括探索、擢用、名品、奖赏、流放和学习五个功能。

探索功能可以将一名武将派遣至指定己方势力所属的城市中,为己方势力寻找武将、名品或者资金,执行探索功能需要消耗一长命令书。擢用界面玩家可以从其他势力拉拢优秀武将,通常情况下该武将的身份和对当前势力的忠诚越低,越容易拉拢。

为什么三国时期短短100年出了无数的英雄人才?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就是这个道理。纵观国史,我们不难看到,凡是社会动荡的时代,往往就会有许多历史人物被我们后世之人所铭记,汉末三国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也更是如此。

那此野史、演义和民间传说也多出在这样历史时期,这些也同样在后世广为流传。从此我们可以不难看出,所谓实事造英雄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这些被实事所造就的英雄人物往往也会通自身努力来改写历史。比如:曹操改一统了汉末乱世的北方;曹丕灭汉建魏,为后来的司马氏统一天下打下了基础;还有那位一个人追着几千人砍的刘裕;还有把残唐直接弄没了的朱温,此类人物不胜枚举,哪个不是被乱世所逼,哪个不是改写了历史。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不只是在汉末三国,在中国历史上有太多太多这样帝王将相,太多太多的牛逼人物皆因乱世所成,他们身上有着太多太多的故事,让我们永远只住他们,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灿烂而又漫长的历史和中华文明。

谨以此文向众多的历史人物和他们所创造出的历史致敬!

谢邀。题主说三国100年出了无数英雄人才,其实从184年黄巾起义到280年西晋一统,还不到100年,而且多数大家熟悉的英雄人才都是出在这近百年的前中部分,即大约从190年到234年这不到50年中。在这些年中,确实英雄辈出,有很多都是被后人津津乐道,拥有大批粉丝的名臣猛将。

那么,为何如此短时间内涌现出这么多英雄人才?一个原因是战乱。太平年代,民生相对更好,但是也造成朝廷论资排辈,死气沉沉。没有激烈斗争,当然不会有太多英雄人物。而到了乱世,金戈铁马,血盆抓饭,你死我活的战场成了最好的优胜劣汰机制,年轻而才华出众的人也获得了大批的出头机会,于是显得英雄辈出,群芳荟萃。

三国时代正符合这个特征。从184年黄巾起义,先是镇压黄巾的全国性战斗,随后十常侍之乱引发董卓进京,关东诸侯联合讨伐董卓,不成之后割据州郡,大规模混战了20多年。到215年曹刘孙三足鼎立基本成型,三家之间又不断混战半个世纪。264年曹魏灭蜀,265年司马炎篡魏后,三国战乱停止,但西晋和东吴之间还是摩擦不断,直到280年统一。

三国战乱不但频发,而且从战争烈度来说,本身又有起伏期。汉末群雄是在东汉这个大统一王朝底子上战乱,战乱时间20年左右,刚好差不多一代人。但曹操从207年就基本统一了北伐,孙权的江东地区则从200年之后就没经历太多战火。刘备惨点,214年才取得益州,但之前的益州则是遭受破坏最轻的天府之国。换言之,在天下大乱一代人时间情况下,魏蜀吴三家都有相对破坏较小的后方根据地。215年后,三家更是各自进行了内部建设。这样,战争的同时又有建设,文化教育不至于完全摧残,保证了后续人才的涌现。

当然,必须说明,三国时代的英雄人物,其实并不比很多乱世更强。先秦春秋战国的姑且不说,秦末楚汉之际这七八年间涌现的英雄人物,只怕就要超过三国。还有如两汉之间、东晋十六国、南北朝这些乱世,无不有大批英雄涌现。至于说为什么他们的影响力都赶不上三国,可能还是和文艺作品的传播有关。至今为止,三国时代的文艺作品还是影响力最大的。这里面,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无疑中中流砥柱。

今天的不少人喜欢撇着嘴挑剔罗贯中这里篡改了历史,那里歪曲了真相。但不可否认的是,能让他们捏着鼻子对照三国志挑错,本身就是三国演义影响力的巨大体现。

大江东去浪淘尽,三国乱世确实多英雄,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从三分天下到一统归晋。我认为三国时期能出现如此多的英雄,不外乎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恰逢乱世。自古乱世出英雄,只有动荡不安的时局才会造就一批不愿甘于现状的人物,而三国鼎立之前,恰逢汉室衰败,国家一度内忧外患,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很多有识之士涿鹿天下,这是三国时期多英雄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汉室颓废。东汉末年,国家的权力一度丧失,东汉自桓灵二帝之后,朝中大权是被一些宵小所把持,因而很多人就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招贤纳士,一些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谋士或者有着万夫不当之勇的猛将都愿意追求明主,渴望建功立业。

第三个原因,三国演义。历史上的朝代数不胜数,有的朝代英雄其实更多,一点也不亚于三国时期,但大多数不为世人所熟知,但罗贯中写的一部三国演义,让很多人都了解了这段历史,给人们留下了很多影响,所以先入为主的就认为三国时期是历史上人才的一个巅峰,其实不然。

综上所述,我认为三国时期确实精彩,但在历史上绝对不会是绝顶的存在。

只不过是三国演义使人们对三国历史了解的更多一些而已。先是诸侯割据,每个能割据一时的总会在史书上留下名字,可能还会附带几个得力手下。然后三国并立,魏蜀吴至少都要有一班文臣武将列入史册。

三国时期从黄巾起义到三家归晋共100年左右,但是真正为人们熟知的人物大多都是三国演义里前三国时代的人物,具体到每个势力也就是那么一班家底【主要靠同乡举荐、投奔招揽地区名人,以及招降】。

而且三国时代的人说是英雄,其实真正的建树也并不比其他时代多,甚至远远不及。只是几方势力割据一时,真正的英雄像曹操说的【唯使君与操耳】未必只是试探。文臣武将有几个比得上凌烟阁、云台阁上人物。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时势造英雄,不然怎么解释沛县里刘邦就能武有樊哙,文有萧何;而朱元璋的家底徐达李善长汤和等皆出自濠州。每个地方都能拉出一班人,英雄不过是应运而生。

为啥三国初期名将如云军师如雨,后期却各国都没几个好人才呢?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计划从两方面回答:

第一,我们对于三国演义的熟悉程度,从感官上,对于三国时期前期的事情比较熟悉,造就了先入为主的观点。前期名将如繁星,后期,好像是落寞了,都是因为我们不熟悉,再加上,对前期任务的渲染,夸大。

第二,前期在汉朝日渐衰败,人们纷纷寻找出路,人才的不断涌现,大浪淘沙,是不是金子都冒出来了,三足鼎立之后,体制的完善,限制了,各类人才的涌现,比如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三国后期涌现的人才太多,每个时期都会有人才,只是当时有没有渲染。

有句话叫时势造英雄,名臣良将集中出现的时期都是大纷争、大乱世的历史环境。

比如春秋战国、比如秦汉交替、比如隋唐交替、比如三国初期、比如民国时期,哪个时期不是名臣良将纷纷登场?乱世才有武将的征战沙场、马革裹尸还的用武之地;乱世才有良臣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机会。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在“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下席卷全国。在征讨黄巾的过程中皇权旁落、诸侯并起。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谁来担负起抚平乱世的重任?

要没有黄巾起义,刘备可能“织席贩履”就这样过完一生;张飞的小地主杀猪汉身份可能要传承给下一代;关羽这个杀人在逃犯,可能要江湖漂泊终老;袁绍袁术兄弟安逸地做着富二代;曹操拿着“五色棒”快乐地干着城管兼治安队长的活计;诸葛亮可能会读书种田,淡泊名利,悠哉悠哉;马腾马超父子做着天高皇帝远的小酋长,也会很乐呵。

可是黄巾之乱,乱了天下,乱了人心,乱了所有平凡人的生存环境。有人是主动冲进来,有人是被迫站出来。这就是三国初期情形,乱世造就,籍籍无名之辈,成为龙吟虎啸、叱咤风云的人物。

三国后期,则是经过几十年你争我夺,诸侯争霸形成了稳定的三国鼎立。三国谁也没有一锤子砸死其他两个的能耐,慢慢的大家就打仗少了。没了战争,接下来就是刀兵入库、放马归山。大家都过安逸了,自然没有名臣良将显身手的机会,出镜率低了,名气自然就小了。

大家都想要一直安逸下去的时候,司马家强势出击,几年内把三国拿下。所以说不是没人才了,是没有时势造英雄的时局了。

不是没有,是《三国演义》影响太大,而且演义后期老罗明显编不下去了,基本上篇幅都是非常平淡的,加上前半部浓墨重彩,自然会给人一种感觉,三国后期没人才了。

实际上即便是冲突日渐平淡化的后期,三国还是拿得出一群人才的。

比如蜀国的姜维、傅佥、蒋舒、来敏、句安等人

魏国的钟会、邓艾、诸葛诞、文钦文鸯父子、胡质等人

吴国的诸葛恪、陆抗等人

所以说并不是没有,而是演义偏重并不在后期

三国与隋唐哪个时代人才更旺?

必须是三国时期,人们常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战争频繁,诸侯割据,人才辈出。

三国时期前期群雄逐鹿共31年(189年~220年)、三足鼎立共60年(220年~280年)、也有说法是43年(220年~263年,蜀国灭亡且司马炎登基)

东汉末年全国人口大约5600万,到了三国末期人口仅剩800万左右。频繁的战争,导致各个诸侯到处找人才,能文能武只要会一样,或有一技之长都会被用,有了展示才能的机会也就让很多人才不会被埋没,就像现在我们说的高手在民间,因为很多人没有表现的机会才会被埋没。

更多的人也就有机会去抛头露脸,展示才华。所以人才辈出。人才不会被埋没!

自然是三国,我们从君主、相、谋士、将领这四个方面来一一比较

首先是君主。

三国时期的曹操、刘备与孙权单独拎出来都是吊打同时期的存在,奈何,老天把他们分在了一个时代;隋唐时期呢,李渊李世民父子自不用说,明君无疑,而其他的只有李密稍微好点,其他政权君主各自缺陷太明显,所以三国完胜。

再次是相。

说起三国时期的相,蜀汉丞相诸葛亮实在是太耀眼了,吴国顾雍无出彩之处,魏国曹操把他规划到君主了;隋唐的时期,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都是千古名相。所以隋唐稍胜,毕竟亮哥以一抵三还是有点吃力的

然后说谋士。

三国时期的谋士太多,顶级的就有“凤雏”庞统、“鬼才”郭嘉、“毒士”贾诩、荀攸、王佐之才荀彧;而隋唐呢,真正意义上的谋士基本没有,要么为相,如房杜,要么为将,如徐世绩。所以三国完胜。

最后就是名将了。

三国时蜀国有五虎上将、魏延、姜维,吴国有周瑜、吕蒙、陆逊三大都督,魏国有五子良将于禁、张郃、张辽、乐进、徐晃,还有邓艾与钟会;隋唐呢,卫公李靖与英公徐世绩这两位实在太猛,都是灭几国的存在,奈何三国人太多,所以三国略胜。

您认为呢

很明显是隋唐人才更旺。

三国人物人们了解的多,是因为《三国演义》让人认识到了那个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时代。

相比之下,《说唐》等小说差的太多了。

我认为,隋唐时期这几个人,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少见的。

1,长孙晟。李世民的老丈人,用外交手段把突厥分为东西两部。

2,李世民。虎牢关之战,一次灭掉窦建德和王世充两个政权。

3,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4,李靖,一战灭东突厥,居功至伟。

5,苏定方,横扫西突厥,吐蕃,高句丽,灭百济。

6,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灭高句丽,降服铁勒。

三国前期哪国的人才最多?

魏国。首先魏国的人口基数大、世家多,另外两个加起来都不如魏国多,自然魏国人才多。蜀国人口、世家都最少,人才也最少。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蜀国有什么大将?关张黄马赵,除此之外是魏延、马岱、廖化、王平、姜维、周仓,别的再也拿不出门了。而孙吴就多不少,先是孙坚留下的程普黄盖韩当,然后是孙策拉拢的蒋钦、周泰、周瑜、朱治、贺齐、陈武、董袭、凌操等,在孙权时期开始发亮的吕蒙、甘宁、陆逊、潘璋、徐盛、丁奉等等,比蜀国多很多。而魏国就更多了,典韦、许褚、曹仁、夏侯惇、张辽、曹洪、夏侯渊、李典、徐晃、乐进、于禁、张颌、庞德、文聘、曹彰、曹真、郭淮、司马懿、郝昭、邓艾、钟会、卫瓘、夏侯霸等都是能排在很靠前的大将,至少前面列的吴国的将领相比而言就有一些水分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演义人才发展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国演义人才发展史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